12月10日公告,光伏巨头隆基绿能决定将芜湖(二期)年产15GW单晶组件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从2024年12月推迟到2026年6月。对于此次延期的决定,公司表示,这一决定是为了确保投入的有效性,更好地适应光伏行业的周期性波动。
光伏新建产能延期甚至终止的情形在今年以来屡见不鲜,全产业链各环节厂商纷纷调整募投项目推进节奏,将原定2024年内投产的项目延期至2025或2026年,光伏延期潮蔓延。
龙头企业中,晶澳科技将“包头晶澳(三期)20GW拉晶、切片项目”的建设期延长至2025年6月;东方日升则将其“5GW 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0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”和“全球高效光伏研发中心项目”的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分别调整至2025年3月和2025年12月。天合光能也将其“年产35GW直拉单晶项目”中的二期15GW延期建设,整体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延期至2026年6月。
自2024年以来,涉及产业链上下游的不同环节,已经有包括天合光能、晶澳科技、东方日升等在内的23家光伏企业相继宣布了募投项目的延期。这也侧面反映整个行业在面临供需失衡和产能过剩时的应对策略。
但隆基此次项目延期,也有人认为是其战略上轻资产运营的深化,以合资和技术授权等方式、轻资产实现产能扩张,既节约自投成本,又能实现BC产能的快速放量。此前,隆基绿能与宜宾英发德耀科技有限公司、宜宾高新区三方达成年产16GW HPBC电池片项目战略合作,还与金阳新能源(1121.HK)间接全资附属公司金阳(泉州)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、福建钜能电力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生产HBC电池。
目前,光伏产业链价格底部已经明确,但真正的拐点和产能出清时间表仍不清晰,各大企业及行业内人士持续关注。面对当前行业的困境,为何这些企业选择延期而非直接终止项目?业内人士指出,光伏企业采取保守稳健的投资策略更符合当下的市场需要。一方面,延期可以有效实现降本,节约现金流,避免重复投资,加快行业走出“内卷”。另一方面,随着行业洗牌的加速,未来光伏行业将更可能分为专业化公司和一体化龙头公司两类。当落后产能被淘汰后,将展开新一轮技术的角逐,市场也将迎来新的爆发。
文章来源:ITBEAR、小熊财经、澎湃新闻